巢湖市:“全域共建”发挥非公工委成员单位职能优势
发布时间:2018-12-11 18:25:15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3952
巢湖市发挥非公工委成员单位职能优势,探索业务工作与非公党建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把组织、宣传、工商等13个党政部门横向围成“一个圈”,变关联不足为多方共建,形成相关各方“大合奏”。
“全区域”统抓。一是抓建章立制。印发《中共巢湖市委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明确工作任务、责任科室和具体责任人,构建起分工机制,即组织部牵头抓总,宣传、工青妇群团组织联系职工群众、推优入党、维护职工利益、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工商、财政等部门将非公党建工作融入部门服务企业的具体职能,群策群力地抓好全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工作。二是抓平台构建。依托商会平台,以“进一步优化党组织设置、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优化党组织工作制度,维护企业长远利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三优化两维护”行动为抓手,建立商会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着力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建共助的非公党建工作新格局。三是抓基础覆盖。创新基层工会组织形式,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在有企业或劳动联合体等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建立工会联合会;在中小企业集中的地方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实现对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科技工作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的有效覆盖。
“全时域”联建。一是建立走访调研制度。市委非公工委委员分别联系2户非公企业和1家社会组织,每年深入联系点调研指导不少于2次,指导并督促联系点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和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双强六好”“双比双争”“三有两评”等党建活动,帮助解决1至2件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二是建立季度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工委全体成员党建工作调度会,传达上级非公党建工作精神,分析全市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发展动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和部署下一阶段党建工作。三是建立成员单位汇报工作制度。指导督促成员单位定期向市委非公工委汇报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年底组织市委非公工委成员单位向市委非公工委述职。
“全领域”实探。一是探索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到非公工委成员单位党建考核,将非公党建作为非公工委成员单位党组织书记主责主业重要内容,加大非公党建在党建工作中的考核比重。二是探索将非公成员单位的党员纳入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定向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结合自身业务工作,覆盖式包抓企业党建,采取“内选、外派、招聘”等途径,选优配强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三是探索将非公成员单位业务范围内的各项优惠政策、奖项指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向已建立党组织或重视支持非公党建工作的企业倾斜。要将党建工作情况作为确定享受优惠、扶持、奖励政策企业的重要参考,并形成向市委非公工委抄送备报制度,征询意见,切实将各种资源向重视非公党建工作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聚集。(杨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