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杆集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打造朱桥特色产业
发布时间:2017-10-27 19:23:51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1795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现正值农忙时节,整个村庄都显现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属朱桥村委会前那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现代化标准种植大棚,远远望去,犹如一个个等待检阅的士兵昂首挺立。没错,这就是朱桥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的显著成果,更是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一项重要举措。
党员先锋模范勇带头
朱桥村委会苏福村村民李宗水,一名老共产党员,曾于2006年至2012年期间担任巢湖市居巢区农业技术指导员,有着丰富种植经验。一次偶然机会回到家乡,他挖掘出一条致富道路——大棚蔬菜,经过认真考察研究发现,朱桥村委会周边土地平整、土壤消耗小、病虫害少,适合种植大棚蔬菜,如果掌握好技术、把握好时间、运用好资金,每年种植四五茬蔬菜,蔬菜大棚里的致富梦将照进现实。
去年年底,当遇到这次带动当地就业、促进村级经济发展的绝佳机会后,他冲锋在前、当仁不让,积极寻找合作者,与在马鞍山市和县有着多年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和经验的程民组成“朱桥合伙人”。李宗水努力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积极做好“勤劳致富领头人”,让大棚里的“春天”带给每个人温暖。
组织战斗堡垒助发展
发展经济,单靠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面对巨大的创业投资,李宗水犯难了。就在这时,朱桥村党总支成为李宗水坚强的防护后盾和战斗堡垒,积极支持其种植大棚蔬菜各项工作的开展。
经过李宗水和村党总支多方努力,成立了以李宗水为首的合作社,朱桥党总支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扶持,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政策优惠,近百亩的蔬菜大棚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拔地而起,散发着勃勃生机。
朱桥特色产业创品牌
朱桥村是以传统农业发展为主的典型村落,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村里年轻劳动力流失等多方面原因,仅靠传统农业不足以支撑朱桥村经济发展。这就要求朱桥村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单一产业结构向多元化结构的转变,打造朱桥特色产业,才能盘活村级经济。而那近百亩的现代化蔬菜大棚基地便是朱桥特色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创新党建工作的着力点。
蔬菜种植面积共120亩,其中大棚面积为80亩。目前,大棚搭建工作已完工,正在进行春种,为十余位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朱桥村将党建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积极发挥党建作用,以党建促发展,力争将蔬菜大棚基地打造成为朱桥村对外的特色品牌和靓丽名片。(胡玉萍、闫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