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镇党小组联合村民理事会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落地开花
发布时间:2019-01-15 09:46:04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2047
银屏镇钓鱼村位于银屏镇东面,沿裕溪河岸线约12公里。现有人口5268人,共有30个村民组。2018年,钓鱼村的一个自然村钓鱼中心村被列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中心村。
“我们对钓鱼中心村进行了全方位建设改造,主要开展了垃圾治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卫生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村内路及巷道硬化、公务服务设施建设等十余项项目工程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做到了有序平稳、分工合理、进展迅速、效果明显,将我们的家园真正打造成了老百姓心中的‘美丽乡村’!当然,这项工作完成的好,主要是得益于我们党小组以及村民理事会,正因为他们的联合发力,才使得钓鱼中心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银屏镇钓鱼村党委书记司家广自豪地说。
据悉,自2018年以来,钓鱼村牢固树立“党建+”的理念,推出“党小组+村民理事会”工作模式,延伸党建触角,把基层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打造美丽幸福家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搭建平台。
据了解,钓鱼村党委有7个支部,共有党员190人。6个自然村,18个党小组,每个自然村设立3个党小组,一个党小组设立组长1名。同时,每个自然村设立一个村民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理事会成员5名。党小组长和理事长分别由所在党小组的党员和所在村的村民民主选举产生。凡村里的一些重点工作及公务事务,都先由村党小组提出,然后交村民理事会讨论,再召开村民大会表决,村委会负责实施。
据司家广介绍,村里的事务,大到集体经济、村民监督,小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都是党小组和村民理事会讨论的范畴。他说,有了党小组+村民理事会,填补了村民自治的空白。因为有些工作,尤其是矛盾的调解,群众的协调方面,如果全靠干部去做,难度较大,进度和效果还得不到保证,但是靠党员、靠群众,问题往往能迎刃而解。
2018年,钓鱼村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在钓鱼中心村创新打造了党员先锋站,将党组织建设延伸到党员家门口,拓展到群众身边。在党员先锋站里,村党委订阅了《人民日报》、《安徽日报》、《江淮》、《党建》等党报党刊,还设置了电教室,党员及群众可以前来观看、学习,以种种通俗易懂的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和政策。每周,党小组和村民理事会可以在这里召开联席会议,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存在的问题。
“党小组+村民理事会”的模式,不仅成为党的政策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还是村级事业的“组织员”。在村党小组和村理事会的共同帮助下,钓鱼村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尤其是美丽乡村建设,让钓鱼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如今,一颗富有文化底蕴、环境优美动人、乡风淳朴文明的美丽乡村新星正在银屏镇的东面熠熠生辉。(卢艳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