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公安局多举措全方位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版
发布时间:2019-04-23 08:54:14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1925
面临当前复杂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巢湖市公安局充分借鉴“枫桥经验’,结合全市社会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工作实际,通过“三三”工作举措,建立滚动排查、跟踪化解、动态管控、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矛盾排查化解体系,及时调处化解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有力维护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一是紧抓“三项机制”,全面排查、纵深防范。一是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牢固树立“预防走在排查之前,排查走在调解之前,调解走在激化之前”的工作理念,组织各部门和派出所民警深入乡村社区、深入单位、深入群众,结合“一标三实”基础信息常态化采集、户籍人口信息清理登记等专项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和基层力量全面排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资源纠纷、经济纠纷、劳资纠纷、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医患纠纷以及家庭婚姻矛盾、邻里纠纷,全面排查对社会不满、特别是扬言报复社会的人员,为及时有效做好稳控、化解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完善重点人员管控机制。建立重点人群管控机制,全面落实“分类分级、信息采集、动态管控”措施,对各类重点人员帮教稳控到位。三是突出警情研判通报机制。在信息综合研判中化解矛盾纠纷,认真落实情报信息报告、分析、预警、反馈制度,及时获取预警性、内幕性、深层次情报信息,超前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热点隐患,特别是注意搜集动态性信息,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今年以来,共收集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类风险点信息115条,研判出有价值信息72条,服务实战成效68条,稳控化解社会治安高风险点13起。
二是紧盯“三个环节”,源头规范、末端稳控。把接处警作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基础环节,细致做好接处警工作。一是“抠”细节。为全面规范接处警工作,进一步完善接处警工作规范,从接处警时间、行为规范、岗位职责、执法安全等方面入手,对接警、调度、出警、处警、装备、着装等环节作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接处警人员做到接警认真、询问仔细、解答耐心、记录详实、定期回访。出警人员在接到110指令后,不得推诿和拖延时间,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置,做到出警及时、装备齐全、警容严整、语言简明、处警妥当、群众满意。二是“重”沟通。要求民警与当事人加强沟通交流,缓解当事人的情绪,尽可能地防止矛盾激化,最大限度地理顺群众情绪;对未造成人身伤害、财物损失且能当场处理的,及时就地解决;对构成案件的,及时开展调查,收集证据,掌控事态,稳定当事人情绪,依法进行查处;对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讲明原因,移交相关部门处理。三是“抓”回访。严格落实警情回访制度,通过采取电话回访方式主动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对警情回访结果实行月通报,促进接处警规范化。将民警到达现场是否及时、用语是否文明、着装是否严整、处置是否规范等方面纳入回访内容,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和建议,询问报警人对警情处置的满意度,并记录在册。报警人对警情处置不满意的,立即通报处警单位主要领导,及时与报警人沟通交流,做好解释安抚工作,进行原因调查,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及时消除因工作不到位等原因引起的群众不满。
三是紧扣“三个关键”,内强基础、外联防控。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定期组织民警开展执法办案过程中各个环节存的问题,从思想认识方面查找根源,增强民警理性、文明、平和、规范执法的自觉性。二是落实调处机制。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一人一专班”要求,严格落实“定包案领导、定责任人员、定具体措施”,坚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对于一般矛盾纠纷,当场发现,当场解决,不等不靠,不留隐患。今年以来,各执法办案单位,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达350余起。三是注重联合调处。对于涉及面广、影响力大,情况较为复杂的矛盾纠纷,在积极疏导化解的同时,紧密依靠乡镇街道和党委政府,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居(社区)、大事不出乡镇(街道)、矛盾不上交、纠纷不激化、服务不缺位”。同时,紧盯各类重点人员,因人而异、因事实策,全面落实管理措施。切实做到“感情到位、责任到位,部门到位、措施到位”的措施,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跟踪信访问题全程,直至把群众合理合法的权益诉求解决好。今年以来,市公安先后联合20余家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1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