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栏杆集镇:践行“123”工作法 持续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发布时间:2025-02-06 15:02:44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5303
近年来,巢湖市栏杆集镇坚持“123”工作法,通过动态更新“一张表”、统筹运用“两阵地”、搭建用活“三载体”,探索优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疑难杂症”,确保流动党员去向有掌握、管理不脱节、作用能发挥。
“一张表”动态梳理,让流动党员“流而不失”。按照“全面梳理、动态更新”原则,以8个村党组织为单位,对流动党员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询问、微信联系等方式,了解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准确掌握流动党员行业分布、流动地点、在外表现等基本信息。按照“一村一册、一人一档”标准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个人信息档案,全面梳理流动党员有多少、在哪里、做什么,做到“进出”“去向”心中有数,实现数量清、去向明,信息清、结构明。截至目前,建立流动党员信息档案276份。建立包保联系流出党员“1+N”制度,明确1名村(社区)“两委”或党务工作者,每月至少与流动党员联系一次,建立政治生日时必联、逢年过节时必联、外出返乡时必联、重病生患时必联“四联”机制,及时掌握其思想状态、工作生活和学习情况。
“两阵地”互通共管,让流动党员“流而向党”。按照“党员集中流动到哪,党组织就覆盖到哪”的思路,紧贴实际,持续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行动,探索实施共建共管工作格局。目前,在北京等地成立驻京流动党支部1个,教育管理14名驻京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跟踪管理机制,流动党员外出前,要求主动向党组织报到,由党支部书记对外出期间教育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严格落实流动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外出报告、党支部经常联系、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做实做细“一站式”服务管理。落细落实“双向联系、双重管理”制度,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向党组织报到,探索流动党员纳管新路径、管理新模式,让流动党员从“外来客”变身“自家人”,全力实现从“流入”到“融入”,让流动党员“外出有根、流入有家”。目前,已纳管和转接党组织关系党员51名。
“三载体”激活动能,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加“立足岗位作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常态化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环境整治等中心工作,进一步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组织实施“引凤还巢”工程,结合元旦春节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期间,组织召开“有家有为”“迎新春、叙乡情、话发展”流动党员新春座谈会8场,分享返乡所见所感,畅谈发展致富“金点子”“好路子”,鼓励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献才智、谋良策、引项目、荐人才,全面激活“归雁经济”。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拓展返乡创业渠道,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举办“春风送岗促就业”专项招聘会3场,联合社保所开展种养殖技术、烘焙,陪护等专业技能培训7期,惠及200人次,进一步增强流动党员就业创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