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巢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金平: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激发组织部门新作为
发布时间:2025-07-10 09:44:17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6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开启了全面从严治党新篇章。组织部门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并将继续改变中国”的重要意义,持续抓好学习教育,在坚定不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中展现组织担当、组织作为。
在严标准、见常态中,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繁重,没有良好的作风作为保障,一切都是空谈。必须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聚焦主题、精准发力,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下功夫,把作风硬要求变成硬举措、让铁规矩长出铁牙齿。在深学细悟上精准发力。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班、“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结合实际开展研讨。突出抓好新提拔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学习教育,通过谈心谈话、学习研讨、集中培训等方式,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在真查实改上持续用劲。充分发扬自我革命精神,认真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党规党纪等,全方位、深层次检身正己、查摆问题。抓好问题集中整治,特别是“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围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民生服务等方面,深入查摆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的具体问题,建立专项整改台账,切实推动问题解决。在建章立制上务求实效。认真总结运用学习教育过程中好经验、好做法,把上级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制度规定,严格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在明规矩、立导向中,提振干事创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生态,让愿担当、敢担当、善担当蔚然成风。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力选拔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干部,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坚定“想干事”的信念。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抓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和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强化,大力选树、宣传担当作为先进典型,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树牢正确用人导向,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常态化,大力提拔使用扎根基层、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的干部。提升“能干事”的本领。健全基本培训机制,精准开展履职能力提升行动,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注重提升干部实战能力,有计划地把干部放到斗争一线,常态化选派干部赴经济发展、产业建设、服务群众等主战场磨炼。筑牢“不出事”的堤坝。健全落实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关注关键岗位“一把手”、年轻干部及重点领域干部,及时纠偏所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强化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探索“八小时外”监督管理机制,把工作圈管理和社交圈管理衔接起来,推动风腐同查同治。
在固根基、强功能中,树立鲜明价值取向。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根本利长远之策,着力健全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锻造坚强组织体系。着眼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需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及后备力量储备,择优培育政治忠诚、作风优良、群众公认的基层骨干力量,确保换届时选得上、靠得住、干得好。深入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开展跨村党建联建共建,推动“空心村”向“活力村”转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把工作重点放到为民办事、为企纾困上。搭建日常发挥作用的有效平台,积极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着力解决“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不断精简优化基层考核,严控从基层借调工作人员,全覆盖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持续为基层减负。打造基层治理样板,深化党群服务阵地亲民化改造,用好睦邻议事厅、民情恳谈会等治理载体,健全服务基层、造福群众的治理体系。
在树形象、优生态中,汇聚改革发展动能。准确把握人才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的方向和定位,把作风建设的要求体现到人才“引育留用”全过程。以优良作风强引领。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加强作风建设,以清正实干的形象常态化走访企业、人才,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企业、人才主动向党靠拢。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持续加大在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源源不断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以科学评价选贤才。摒弃“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陈旧标准,建立以创新能力、实效、贡献为导向的多元化评价机制,注重在重大项目、基层一线等实践场景中考察人才。完善激励人才担当作为的容错保护机制,探索建立容错清单,营造敢闯敢试、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以优质服务聚活力。健全重点人才项目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优化人才项目申报、评审流程,减少重复填表和证明材料,提升工作效能。持续完善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建强人才服务专员队伍,聚焦人才在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提供“一站式”贴心服务,全方位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以严实精细的工作作风更好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