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强省路
发布时间:2017-10-26 11:42:32 来源: 阅读次数:1794
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省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发展阶段——
开栏的话
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转型、加速崛起。为迎接省第九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安徽日报今起开设专栏,集中展示5年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刚刚过去的黄金周,生动诠释了全省居民生活节节攀升的幸福感。逐步富起来的人们出游热情高涨,公路、铁路、民航的高峰客流量均创黄金周客运新纪录;居民日益增强的购买力在商家的“账本”上得以展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近两成。
这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4%,连续跨过7个千亿元台阶,突破1万亿元大关,在全国位次提升1位。
这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全省城镇化率由37.1%提高到43.2%,每年有超过100万人由农村进入城镇。
这是人民群众得益最多的五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9771元增至15788元,在全国位次提升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969元增至5285元,位次提升3位。
“翻一番”目标提前实现,民生方面 财政投入5年超过3000亿元
总量迈上新台阶,质量跨上新层次,经济实力与幸福指数同步跃升
经济实力与幸福指数“比翼齐飞”,合肥经开区的发展之路是5年来全省跨越发展的生动“缩影”。
过去5年,全省经济发展明显加速。从2006年至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由6112.5亿元增至12263.4亿元,是“八五”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比‘十五’末翻一番”的目标,提前实现。今年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883.3亿元,保持13.4%的快速增长。
在速度加快的同时,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均迈上新层次。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今年前7个月,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60.4%。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皖江崛起态势良好,上半年皖江示范区实现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4%;皖北地区加快振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经济实力的跃升,不仅带来居民实际财富的快速增长,而且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2010年末,全省从业人口数量为4050万人,比2006年底增加309万人。
为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我省从2007年开始实施民生工程,并不断扩容至目前的33项。 5年间,全省民生方面的财政投入达3169.2亿元,年均增长33.8%,地方新增财力80%用于改善民生。上半年财政在民生领域的支出累计同比增长46.1%。今年,我省启动实施了“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规划,加快构建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多元支撑体系,成为持续深入改善民生的又一项战略性举措。
工业化率由2005年落后全国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 到2010年反超3.5个百分点,每年有超过100万人由农村进入城镇
工业化引领城镇化,城镇化支撑工业化,“双轮驱动”同步发力
在刚刚落幕的第八届安徽国际车展上,奇瑞汽车、江淮汽车均推出全系列车型参展。与5年前相比,奇瑞汽车国际化之路越来越宽,出口连续多年居国内汽车厂家首位,占全国轿车出口的“半壁江山”;江淮汽车已经发展成为乘用车与商用车并重的综合性汽车制造企业。去年,我省汽车产业已成为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重要支柱产业。
坚持工业强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5年多来,全省工业化率由2005年底的34.3%提升至2010年的43.7%,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5年超过50%以上,2010年达到63.5%。今年前8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5%,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以上。
大手笔实施“861”行动计划,是工业“引擎”强力运转的“动力源”。 2006年到2010年,全省共投入3.65亿元用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改革开放以来投入最大的时期。发展条件的显著改善为工业化提供了良好平台,马钢新区、奇瑞新乘用车制造基地、江汽轿车及发动机制造等一批“861”计划重大工业项目的实施,既提高了工业企业的产出能力,又为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速筑牢了基础。
在工业化引领下,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加速推进城镇化,培育区域发展新优势”战略部署得到全力落实,全省城镇化率由2006年的37.1%提高到43.2%,每年有超过100万人由农村进入城镇。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45.9%提升至48%以上,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的县不断涌现,为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拓展了广阔空间。
国家级创新企业数量居全国之首,规模以上企业数量5年增长4倍
创新驱动跨越,开放砥砺创业,内力外力同步激活
今年前8个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5181.1亿元,同比增长48.2%。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的重要动力。过去5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6个百分点至29%,夯实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根基。
“以创新为动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跨越式发展。 ”5年来,我省坚持不懈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相继启动了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依托自主创新,培植跨越发展的内在动力。
5年间,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目前全省有25家企业列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居全国第1位,拥有1313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居全国第7位。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4.8倍,去年达到162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占GDP比重从五年前的6.3%提升到13.2%,成为具有爆发力的支柱产业和引领加速崛起的新生力量。
5年来,大开放成为全省加速崛起的主战略之一。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标志,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新突破。大开放加速了优质资本、优势产业的集聚,更砥砺了全民创业新热潮。 5年来,全省非公经济发展获得大进展。 5年来,全省累计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155万户,比“十五”末增长1.4倍,随着引进、增育的民营企业阵营不断扩大,2010年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1.6万户,是2005年底的4倍。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由2005年49.5%提高至2010年的58%,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力军”。
创新创业的热潮,正在为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大业,注入强大的后劲,为推动跨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石。
来源:中安在线 记者:胡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