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分站: 苏湾镇 栏杆集镇 柘皋镇 庙岗镇 夏阁镇 中垾镇 黄麓镇 烔炀镇 银屏镇 散兵镇 槐林镇 坝镇 中庙街道 卧牛山街道 凤凰山街道 天河街道 亚父街道
当前位置: 首页时政要闻

制度保廉扬清风正气 执纪为民解百姓难题--合肥反腐倡廉建设“护航”跨越赶超

发布时间:2017-10-26 11:42:32 来源: 阅读次数:1773

“十一五”以来,合肥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发展成果显著。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我市惩防并举、制度创新的坚定举措,也离不开政民互动、营造氛围的强力行动。工程建设领域“六分开”、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包公杯”全国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政民直通车”……我市充分发挥反腐倡廉在发展中的保驾护航作用,为素有“包公故里、清风热土”之称的合肥打造一张又一张闪亮的“勤廉名片”。

制度反腐彰显阳光透明

我市坚持反腐倡廉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相结合,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让权力运行得更加阳光透明。我市在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实行规划、设计、立项、招标、投资、施工“六分开”,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等微观环节推向市场,并实行审计同步跟进,严把资金使用关,建立了工程建设领域权力监管的“合肥模式”,中央有关领导和中央纪委、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均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推广这一城建领域防腐的“合肥经验”。在招投标体制管理上,合肥确立了“一委一办一中心”的招投标组织架构模式,建立集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土地出让等交易功能于一体的招投标平台,其公开、公平、公正实现了“不找市长找市场,不找关系找平台,不找人员找网络”的招投标模式。在拆迁安置中实行“三榜公示”制度;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实行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在财政体制改革中,实行“开门办预算”……一项项创新的制度,一声声肯定的回音,合肥用制度的大笔谱写着一幅幅“清风倡廉图”。

政民互动解决群众难题

中央主要领导多次强调:“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反腐倡廉的成果取信于民”。我市纪检监察部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以政民互动的方式解决群众关注的难题。我市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建立“政风行风热线”、“政民直通车”、“效能合肥”等平台,办结率达到97.7%;开展了市直单位直管公房和经营性公房清理的“清房行动”,纠正处理1690户,广获群众好评;加大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出台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暂行办法,有效破解了“上学难、上学贵”难题;实行药品、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和社区医药配送制度,推行门急诊病历“一本通”,有效治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行政处罚让百姓来把关。我市在全国首创了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让行政处罚全过程由群众把关监督。全市40多家市本级行政处罚实施主体中将全面实行此项制度。该制度也引起了中纪委、中央理论研究室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宣教并举营造勤廉氛围

为了促进干部廉政勤政,全市纪检监察部门常打“预防针”、常敲“警示钟”,铸牢干部队伍拒腐防变的“防火墙”。“包公杯”成为合肥一张亮丽的“名片”。我市成功举办了“包公杯”全国反腐倡廉曲艺作品征集活动,共征稿1123件,创造了中国曲协征集数量和曲种数量两个历史之最。中国曲协副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称赞合肥是一片“清风的热土”、“曲艺的火地”。据了解,我市每年组织开展一次主题教育,加强党风党纪、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并注意运用正反面典型开展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六进”活动,把党风廉政教育向中小学延伸,向党员干部家庭中延伸,向社会延伸;积极加强廉政教育基地建设,“包公园”被列入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今年6月,合肥市纪委监察局被中纪委、人社部、监察部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面对“十二五”宏伟的发展蓝图,这片“清风热土”将继承“包公精神”,在跨越赶超中不断书写风清气正的崭新华章。

(张曼丽 王弘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