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麓镇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唤醒“沉睡”的农村党员
发布时间:2017-10-27 19:23:51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1358
“在黄麓农村第一线,活跃着这样一群人:无官无权,却可以调解民事纠纷、监督工程质量、宣传拆迁政策、督导安全生产、深化组织建设……他们的职责五花八门,可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无职党员”。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黄麓镇党委结合发展实际,科学谋划,唤醒“沉睡”的农村党员,根据每一位无职党员实际设岗定责,引导全镇无职党员争做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新农村建设之中。
精心组织,帮无职党员找“路子”。为使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做实、做好、做到位,镇、村两级都成立了设岗定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各村支部书记为直接责任人。各村党支部把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摆在了重要议事日程,列入了党建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镇检查指导组经常深入村、组检查指导设岗定责工作,
宣传引导,让无职党员上“镜子”。通过镇政府网站、先锋网、党务公开栏、简报等媒介进行宣传,在全镇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简报上刊发各村党支部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的经验做法,邀请无职党员为黄麓新农村建设讲谋略、“出点子”,在全镇形成了“创先争优人人参与,你讲我讲大家讲”的热烈局面,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量才归位,给无职党员压“担子”。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坚持“按需设岗,因人设岗”的原则。对有一技特长的党员细设农业科技示范岗;对一般党员设立民事纠纷调解岗、环境卫生维护岗;对老弱病残党员设立村务财务监督岗、政策法规宣传岗。分类细化所设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使每个岗位既有履行职责的定性要求,又有量化考核的具体指标,实现能力与岗位责任的统一。
激励保障,为无职党员架“梯子”。认真制定无职党员培训计划,注意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特点以及党员自身需求,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对各类无职党员进行定向培养。同时,注重激励机制,注重培养无职党员为村组后备干部,让无职党员有活力、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