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麓镇“加、减、乘、除”推进选派工作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7-10-26 13:58:43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1079
黄麓镇党委加强选派工作力度,巧用“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让选派干部带着感情与责任到困难大、矛盾多、发展慢、基础薄弱的基层薄弱党组织中,帮助分析查找原因,迎头赶上,后来居上;到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激励发展,推动跨越。真正使选派干部沉得下去、住得下来,把改善民生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提高农民群众幸福指数。
做好“加法”,注重整合资源力量。一是在帮助推动发展上做好“加法”。选派干部到岗后,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帮助选派村查找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制定《选派工作年度计划》,理清村级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并切实组织实施。二是在整合资源上做好“加法”。帮助选派干部积极联系选派帮扶单位,争取资金,寻求项目,整合人力物力财力支持选派村发展。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定期走访调研选派工作,对选派村予以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倾斜,及时帮助解决选派干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三是综合管理上做好“加法”。完善监督考察制度,选派干部每月填写《双月报表》,报镇党委审核后报市委组织部。日常采取电话抽查,不定期考察方式,及时掌握选派干部到位常驻及作用发挥情况,督促选派项目实施。
做好“减法”,强化保障明确责任。一是在减轻工作任务上做好“减法”。选派干部与原单位业务“全脱钩”,上岗初始由镇党委负责人与其进行交心谈心、思想沟通,主动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让他们全心全力投入驻村工作,确保驻村干部真蹲、实驻。二是在减轻基层负担上做好“减法”。按照“在村、就近、便民、安全”的原则,为选派干部提供生活用品及必要的办公设施。同时,要求选派干部严格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不大手大脚、铺张浪费。三是在化解信访纠纷上做好“减法”。选派干部带着群众想什么、盼什么、干什么、愁什么、需什么“五个问题”,开展群众走访、矛盾纠纷排查,了解掌握当地在土地流转、邻里纠纷、涉法涉诉等方面存在的社会矛盾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述利益诉求,最大限度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做好“乘法”,发挥辐射带动效应。一是在宣传政策上做好“乘法”。选派干部上岗后,充分运用公示栏,宣传栏、远程教育站点,采取党员会议、村民会议、宣讲报告、送学上门、张贴标语等形式,向广大农村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支农强农富农政策,营造学习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浓厚氛围。二是在示范典型上做好“乘法”。在网站、简报上开辟专栏,对工作扎实认真、取得成效的选派干部进行专题报道,及时宣传、推广选派工作好做法、好经验,切实提高选派干部增比进位意识,增强选派实效。
做好“除法”,强化跟踪考核评价。一是在监督机制上做好“除法”。引发制定《黄麓镇选派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对选派干部进行细化、量化考核。建立《选派工作动态管理台帐》,实行季度督查和月抽查相结合的动态督查机制。将选派干部工作汇报结合年终村干部“一述四定”向群众公开公示,对考核成绩欠佳的选派干部进行帮扶指导,扎实推进选派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在考核机制上做好“除法”。采取“查、访、督、谈、问”五个工作措施,即一月一次电话抽查,两月一次暗访,一季度一次集中督导,督察选派项目运行情况,并通过一定形式了解民意,对选派干部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调查核实。(黄麓镇 伍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