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分站: 苏湾镇 栏杆集镇 柘皋镇 庙岗镇 夏阁镇 中垾镇 黄麓镇 烔炀镇 银屏镇 散兵镇 槐林镇 坝镇 中庙街道 卧牛山街道 凤凰山街道 天河街道 亚父街道
当前位置: 首页首页头条下

巢湖市全方位抓党建促脱贫

发布时间:2017-12-18 09:24:54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2908

巢湖市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指示精神,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实际效果,把基层党的全部工作落实到支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的坚强堡垒。

一是切实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发挥乡镇党委的在脱贫攻坚中的“龙头”作用,选优配强乡镇党政正职,优化班子结构,优先从具有乡(镇)工作经历的人员中选拔乡镇干部,注重选拔熟悉现代农业、扶贫攻坚、村镇规划、环境治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进乡镇领导班子。17个乡镇中配强了5名党政正职。

二是集中抓好贫困村带头人队伍建设。把重中之重放在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特别是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建设上,重点调配好党组织书记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从强化村党建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出发,积极谋划明年村“两委”换届工作。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8个。

三是全面加强下派“第一书记”工作。把脱贫攻坚纳入“第一书记”的重点工作,加强对“第一书记”教育、培训和管理,同时夯实选派单位的职责。在全市后备干部中择优200人,选派到153个村、38个社区任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员,实现选派村居“第一书记”全覆盖,在扶贫一线锻炼、识别、使用干部。

四是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为了充分发挥党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融入扶贫、服务扶贫、推动扶贫,确保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巢湖市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围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强化干部队伍建设,配强脱贫攻坚骨干力量、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培育脱贫攻坚先锋模范、强化结对共建机制,凝聚脱贫攻坚联动合力、强化工作责任落实,推动脱贫攻坚落地见效五个方面,对加强党的基层基层组织建设,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了配套《实施意见》,巢湖市还出台了《巢湖市村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计划》,从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监督管理、激励约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打造一流的村干部“铁军”队伍的12条措施,明确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全市的村干部队伍结构达到回乡优秀全日制大专以上文化毕业生占1/3、优秀退役士兵占1/3、致富能手和乡贤人士占1/3的三个“1/3”目标。

五是加强基层基础保障工作。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农委5部门应联合制定并下发《关于进一步保障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规范村干部补贴的意见》,合理确定村级办公经费、村干部补贴、党建民生经费。针对部分村级活动场所不能适应扶贫工作的问题,及时组织召开各市专项工作会议,作出改建、扩建、新建部署,明确要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问题“清零”,为扶贫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六是夯实各级脱贫攻坚责任。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把年富力强、堪当脱贫攻坚重任的干部选配到乡镇党政班子,保持乡镇党政正职相对稳定,确保脱贫攻坚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市的12个乡镇、5个街道和67个市直单位及在编干部与贫困户结成部门帮项目、干部帮户的定点定向帮扶对子,已帮扶引进发展项目90多个,帮办民生实事800多件。

七是积极探索抓党建促脱贫模式。根据自身实际,借鉴外地成功经验,探索既具有地方特色又行之有效的抓党建促脱贫模式,为地方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积极探索“党建+”扶贫模式,以加强党的领导为前提,以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为基础,以发挥党员帮扶人作用为根本,以党支部为单位建立扶贫中心(或扶贫攻坚战斗队),在农业特色产业、劳务经济、农副产品加工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方面狠下功夫,积极培育和发展壮大富民产业,找准了脱贫攻坚门路。积极探索“互联网+党建”脱贫模式,通过整合部门资源,将民政、金融业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业务资源进平台,全面推进电子商务进综合服务平台共同协同办公,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建立“明珠巢湖·智慧党建”云平台,在夏阁镇16个村居试点建立“党务一点通”平台。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党员”扶贫模式,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利用养殖、种植等多种合作社(或协会)里的党员们挂钩扶贫户,帮助购买种苗、生产资料等,然后统一收购产品,统一集中销售,实现脱贫。先后组建产业党组织15个,在种植、养殖、劳务输转等产业链条上,设立功能型党小组46个,吸收贫困户440户,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建成草莓现代生态产业园等党员创业孵化基地9个,培养家庭养殖农场20多个,不断放大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链上的富民效应,形成党建与经济发展互动双赢的格局。(卜珍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