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巢湖市围绕精心选点、优质建设、强化保障三个方面,为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优化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力打造一批乡村干部实训基地,为乡村干部“充电蓄能”。
精心“选”,高标准设计实训基地。确保选好标准。参照省级乡村干部实训基地建设要求,将“村庄干净整洁、党建坚强有力、队伍素质过硬、经济发展较快、乡村治理有效、教学串点成线”等内容作为选点条件,经逐级推荐,在全市范围内梳理符合标准的先进村13个。确保选出典型。经实地考察、审核筛选,综合考虑交通便利、就近就便原则,划分巢北、巢西、巢南3个片区,每个片区优先将能满足“吃住行游学”的先进村作为实训基地“主阵地”。确保选优路线。结合全市特色党员教育培训资源,围绕乡村旅游、红色教育、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主题,串联“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散兵镇大岭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银屏镇三胜村、烔炀镇中李村”“安徽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烔炀镇凤凰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柘皋镇汪桥村”等多个典型示范村,形成一条结构合理、要素齐全的参观见学路线。
优质“建”,高质量打造实训基地。突出“学什么”,在课程安排上做精。树立按需培训理念,提前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围绕乡村振兴培训主题,开发出《穿越历史之门,弘扬党的精神》《汪桥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与路径》《党建引领聚合力 村企共建促振兴》《创新“农旅融合、产销一体”模式,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等特色实训课程30个。立足“谁来讲”,在师资力量上选优。精心打造“专家库”,实施资源联动,推动实训基地与市农业农村局、安徽农业大学、巢湖学院等机关高校单位结对共建,将机关领导、院校教师、专家学者等55名人才纳入师资范围;重点培养“土专家”,组建优秀村书记“讲师团”,以“跨镇交流、异地授课”为原则,邀请优秀村书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书记巡讲”活动。围绕“如何教”,在方式方法上创新。构建“读、看、讲、享、评”五大环节的教学流程,让教师“教”和学员“学”更具互补性和交流性;做实案例教学,打造年度集体经济发展“十佳村”作为现场教学点,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领办人承担“项目宣介+技术推广+实地观摩”培训。
创新“管”,高水平运作实训基地。强化组织领导。将培育打造乡村干部实训基地作为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一线调度、一线督导。做到市、镇、村三级联动,常态化将实训基地作为各地乡村干部集中培训、擂台比武、走村观摩、培养后备力量的重要实践载体。2023年度,全市实训基地累计承接各类培训、活动45次,培训村干部1350人次。注重资源整合。积极整合资金、项目,统筹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有效衔接项目建设等,将实训基地培育打造纳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项目范围,做到基地建设与产业项目统一谋划、统一推进。健全激励机制。注重充分调动实训基地乡村干部积极性,加大培养使用力度,实训基地打造以来,2名基地村党组织书记被选树为“皖美村支书”及合肥市“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5名村党组织书记纳入乡村干部培训班授课师资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