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巢湖市苏湾镇积极探索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模式,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实现党员教育“实”,党员管理“细”,党员作用“足”,凝聚基层治理先锋力量,不断增强党员党性意识、激发广大党员干事活力,助推党员教育管理走深走实。
聚焦年轻党员“岗位式”教育,锻造吃苦耐劳能力。结合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为年轻党员设立实践岗位,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将年轻党员安排到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建立健全“传帮带”制度,由一名老党员结对一名青年党员,通过手把手传授经验、一对一谈话交流,帮助青年党员提升思想素质,增强工作本领。积极组织年轻党员参加“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培训等活动,在理论学习中锤炼党性。充分利用微信群等社媒平台,搭建党员交流平台,定期推送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学习清单,帮助青年党员强化理论素养,提高综合素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学习培训15次,组织青年党员到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关键岗位锻炼11人次,充分发挥年轻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聚焦流动党员“动态式”管理,培养担当作为能力。将全镇360名流动党员纳入管理台账,做到“一支部一名册、一村(社区)一台帐”,切实做到底数清、数据新、资料实、去向明。实现包保结对制度,由一名在家党员包保3至5名流动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开展谈心谈话,收集意见建议,传递家乡情怀,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依托驻沪流动党支部1个,为流动党员打造“服务驿站”,让流动党员及时跟进学、教育不脱节。利用节假日集中返乡契机,召开“归巢聚心”流动党员返乡座谈会,为流动党员解读人才认定、创业就业等政策措施,引导流动党员积极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鼓励流动党员结合所在领域的资源、人脉,努力促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
聚焦年老党员“参与式”奉献,发挥志愿引领能力。选任63名“五老”人员组建群众代表议事会,利用老党员党性观念强、办法经验多、熟悉村情民情等优势,积极引导其参与到政策宣传、矛盾调处等工作中来,让口碑好、威望高的老党员当好“参谋员”“宣讲员”“调解员”,以“唠”家常的方式,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上门了解老党员对村居发展的意见建议,共同推进乡村振兴。依托9个党群服务中心和66个党小组之家,邀请抗美援朝老兵、优秀退役军人代表等群众认可度高的老党员,结合自身经历,开展“庭院党课”“板凳课堂”等活动,宣讲革命先辈先进事迹,引导全村党员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真正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用。截至目前,共通过代表议事协调解决矛盾纠纷25件,开展“庭院党课”等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