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分站: 苏湾镇 栏杆集镇 柘皋镇 庙岗镇 夏阁镇 中垾镇 黄麓镇 烔炀镇 银屏镇 散兵镇 槐林镇 坝镇 中庙街道 卧牛山街道 凤凰山街道 天河街道 亚父街道
当前位置: 首页民生工程

做脱贫致富道路上的领头“虾”——苏湾镇包坊村老靳的脱贫路

发布时间:2019-08-22 11:25:01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6987

天刚蒙蒙亮,苏湾镇包坊村小靳村贫困户靳自传家中的灯已亮起,户主靳自传已经在开始整理农具准备下地了,妻子汤圣芳在准备早餐,一碗粥,一叠小菜,平凡的家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靳自传本人患有心脏病,常年服药,其妻汤圣芳患免疫系统慢性病,夫妻二人身体不好,家庭医疗支出费用高,孩子离世前看病还欠下一些债务。这对勤劳坚强的夫妻,二人相互扶持,踏实肯干,但缺少致富的路子,又没有资金来源,全家只能靠靳自传种上一些水稻,在本地打零工勉强维持生活。2014年经村民小组和村民代表大会评议、镇村公示公告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351”、“180”相关医疗政策后,看病支出大大减少,身体渐渐有了好转,还慢慢还清了欠款,于2015年顺利脱贫。

没有了后顾之忧,如何把日子过得更好也成了靳自传心头的一桩事。2016年他种植了4亩玉米,起早贪黑,一心扑在田间地头,年底一算账,收入2800元,再除去种子农药化肥等,没剩下多少。仅仅温饱不是他想要的,靳自传又在养殖上动起了脑筋,2017年养殖了家禽,由于缺少相关的技术支持,养殖不是很成功,不仅没有钱进账还亏了一部分钱。村里的邻居都说“整天那么累干什么,你现在是贫困户,反正有国家帮助你,你在家待着等政策不就行了,又不是过不下去。”可他知道这几年国家的扶贫政策好,不趁着这股东风脱贫致富奔小康,更待何时。

他开始摸索着继续前进,这一次他把兴趣爱好与脱贫致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平时爱好捞鱼捕虾的他,了解鱼虾的习性,也了解到现在全国各地龙虾需求量逐年增高,2016年他毫不犹豫地开始了养殖龙虾的道路,靠着这片适合龙虾生长的有利地理条件和自己对虾习性的了解,他的养殖获得了成功,年底一算养虾的纯收入达到了8000元,这让他信心十足。

随着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逐步深入,镇村干部来到靳自传家中,与他结对子、交朋友,询问了解具体情况后,发现发展资金缺乏成为了脱贫致富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与妻子商量后,靳自传决定扩大养殖规模。2017年5月,镇村干部和帮扶人帮助他办理了国家贴息的5万元小额信用贷款,此外,他还自主学习,向镇农业站取经,科学养殖,资金到位了,技术支持也有了,靳自传养的虾也出了名,很快养殖规模发展到了十余亩。

下半年,眼看着虾可以上市出售了,突如其来的一场流行性病虫害导致虾苗大量死亡,这给靳自传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他的精心照料使得大多数虾苗得以保存,可市场不等人,经销商纷纷从外地引进出栏成虾,市场大大萎缩。镇村干部以及帮扶人纷纷上门,给他助力量、想办法、出点子,将成虾由批发变为零售,夫妻二人起早贪黑赶周边各个集镇,今天30斤,明天40斤,就这样,到了年底一算账,别人家亏钱,他还净赚3000余元,这更坚定了他将龙虾养殖作为主导产业的信心。

2018年初,产业扶贫政策进一步加大,养殖补贴也提高了,靳自传早早物色好田地,将无人种植的稻田利用起来,实行稻虾混养,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养虾规模扩大到15亩,并种植水稻10亩,采用全新的稻虾混养新模式,探索走出新路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靳自传用不怕苦,不怕累的毅力,用不甘贫穷,不怕辛苦,不言放弃,敢闯敢干的精神,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走在了全村群众的前头,他圆了自己的梦,但却没有止步,也逐步发展成了包坊村的养殖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包坊村养殖龙虾的贫困户增加了,大家有了主心骨,遇到不明白的都去请教他,他也不厌其烦的给予指导和帮助。(周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