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分站: 苏湾镇 栏杆集镇 柘皋镇 庙岗镇 夏阁镇 中垾镇 黄麓镇 烔炀镇 银屏镇 散兵镇 槐林镇 坝镇 中庙街道 卧牛山街道 凤凰山街道 天河街道 亚父街道

决战脱贫攻坚 推进巢湖乡村振兴—市发改委徐朝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网络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0-05-09 11:00:34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6968

当前,我国正处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交汇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提升。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稳妥做好脱贫攻坚战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

一、主要情况

近年来,我市强化规划引领,提升项目支撑,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我市“三农”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1.出台战略规划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省、合肥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我市及时制定了《巢湖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分三大部分,共8章、33节、99条,共约4万字。《规划》全面承接省、合肥市规划涉及巢湖的事项,认真梳理相关项目,设置7个任务专栏,部署52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为实施好《规划》提供了坚实的项目支撑。

2.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在产业,必须切实抓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是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三产融合的重要抓手,依托龙头企业,深入推进我市食品深加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引导中粮、光明槐祥、富煌三珍等龙头企业,走“规模化、系列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绿色有机食品深加工项目、年产20000吨面包糠(屑)项目、金太阳食品深加工项目、安徽金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等一批项目建设,逐步形成绿色、高端食品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二是积极培育发展新业态。利用我市森林景观、山水景观、田园风光、乡村文化等特色资源,正在加快建设庙岗尖山湖逸趣园、黄麓西黄山原乡厵、巢湖半岛花溪、黄麓巽风湖等一批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3.规划建设特色小镇。我市聚焦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进优质市场主体,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积极争取合肥市特色小镇“借转补”专项资金,强化规划设计、设施配套、资源要素保障,培育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体制机制灵活、人文气息浓厚、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目前,我市正在加快建设黄麓建筑科创小镇、旗山•中科精密智造小镇2个合肥市级特色小镇;并积极谋划槐林渔乐小镇、中垾体育小镇、夏阁唯镁小镇、中庙文旅小镇、柘皋水韵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将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在我市乡村大地上串联成珠。

4.强化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推进实施巢湖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加快推进涉及农村水利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农村电网设施、安全饮水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设施、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等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二、存在困难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基础差,制约产业兴旺,乡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强。二是输血造血都不足,乡村振兴缺资金。三是优秀人才难回流,乡村发展缺活力。四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匮乏,农村仍然是公共服务体系的“末梢”。

三、工作建议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统筹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等专项规划相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有效覆盖农村,并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根据合肥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规定,加快推进巢湖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环巢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将美丽巢湖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安徽样板、绿色发展全国示范,争取上级乡村振兴政策中,考虑巢湖市在环巢湖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给予我市适当的政策支持。

二是坚持产业先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在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20字中,首当其冲的是产业兴旺。乡村没有稳固的产业,村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振兴就无从谈起。因此,要突出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筑牢乡村振兴的产业根基。

三是坚持生态红线。乡村振兴要守住生态红线,善于借助乡村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适宜的产业。要通过保护和发掘巢湖不同地域乡村的生态优势,通过产业促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实现增产增收增效的可持续性,形成“生态保护—产业发展—农民受益”的良性发展模式。

四是坚持保障跟进。不断完善农业农村服务体系,优化、整合科技、金融、人才、资金、教育、医疗等方面资源,打造多化、开放式、系统性的乡村振兴服务保障体系,增强协调推进乡村振兴的合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