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遵义市红花岗区清江村,随处可见的是一条条新铺的水泥路,一幢幢瓷砖镶嵌的农家别墅,一排排水泥砖砌成畜圈。在这些畜圈里,猪牛满圈,鸡鸭成群,这就是2003年4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同志到该村考察后的变化。两年来,清江村依托远教平台,由支部引路,协会唱戏,催生出了一个养殖专业村。 支部是核心 运行有保证 抓人力保障。村党支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相关村干部为成员的组织机构。配备了一名大专学历、具有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的年轻同志为接收站专职管理人员,同时,明确了一名村干部为兼职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均经过市、区的专门培训,考核获得专业证书后持证上岗。抓财力保障。上级拨付经费建成站点后,村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站点的管理和维护,接收站专职管理人员工资纳入村干部工资管理。抓制度保障。结合实际,制定了《接收站管理制度》、《学习和培训制度》等8个制度,并上墙。建立技术维护快速反应机制。在保修期内,由供应商进行维护。超过保修期后,由区级维修站进行维护。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接收站设置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公示栏”,在公示栏中设“群众意见栏目”,专门收集群众对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及需要学习的知识信息。 培训是基础 教学落实处 在培训形式上,坚持“五种培训方式”。一是集中培训。主要是针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综合性的、大规模的培训。二是分类培训。主要是针对党员上党课、养殖、种植、计划生育等专题型的、少数人的教育培训。村党总支要求55岁以上党员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一次,55岁以下党员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两次。三是个别培训。主要是根据个别群众的实际需要,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单一知识型的培训。四是实地培训。主要针对村民反馈的信息请专业人员和种养殖能手到现场进行指导和讲解。五是开展专题讨论,就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查找相关资料或组织他们收看相关节目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交流。 在教学内容上,狠抓“七个结合”。一是把远程教育与开展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党性党风教育相结合。二是与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结合。三是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组织农民群众学习种植、养殖技术,收看农民致富典型先进事迹,在网上收集技术成熟的农产品介绍给农民,为他们提供农产品市场行情等,切实为村民致富服务。四是与普法工作相结合。五是与农民需求相结合。通过意见反馈、摸底调查、留言等多种形式,了解农民需求,根据需求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形式。六是与农民党员的“双学双带”活动相结合。目前全村购置各种光盘共180余张。七是与娱、教相结合,用健康的影音资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目前,共开展集中培训49次,个别辅导及培训62次,实地培训21次,开展各种讨论16次,下载资料180余份,发放资料1200余份,全村党员干部培训率达100%,农民群众培训率达99.8%。 远教加协会 互动结硕果 清江村在工作实践中对“一站多用”进行了探索,找到了“干部经常受教育”与“农民长期得实惠”的对接点。初步形成了以远程教育为平台,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富民为目的,通过远程教育武装农民脑袋,协会武装农民口袋,共同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机制。 2003年,首批扶持发展了23户养猪大户,并成立了生猪养殖协会。远程教育开通后,村支部和协会针对大部分养殖户缺乏科学养殖技术的状况,利用远教平台开展培训,协会每月交纳100元用于站点管理费用,既做到以站养站,解决站点的日常维护费用,又帮助协会培训了会员,提高了会员素质。协会成员掌握养猪技术、销售行情和原材料价格信息后,负责技术推广、技术指导,规范产品技术标准、组织货源、拓展销路、打造绿色生态养殖品牌。通过学习和培训,养猪专业户利用科学养殖方法,缩短了养殖时间,节约了养殖成本,增加了收入。党员科技示范户何兴明通过农村党员干部现代网学会了三元杂交猪的饲养方法,2004年共出栏商品猪152头,创收3.2万元。养猪大户胡顺群多次到参加了远教培训,还专门从村借了3张光盘,学会了母猪产仔“定位栏”的方法,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2004年她饲养了15头母猪产仔800头,仅出卖仔猪创收1.2万元。全村2003年养猪一次性出栏50头以上的大户只有23户,出栏商品猪3120头。截止2005年3月,全村养猪大户已增至116户,最多的一户存栏数达150头,预计今年可达1.5万头。由于猪质好,销路畅通,生猪远销广东、湖南等地,价格比临近镇生猪的价格每公斤高出0.8元。仅养猪一项,全村人均纯收入增加665元,村集体收入增加3.5万元。现在,清江村生猪已取得较好声誉,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该村正在注册“清江”牌生猪商标,逐步扩大养殖规模,积极做大做强这一品牌。 远程教育作已被清江村村民亲切地称为“不要钱的老师”。正逐步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站、实用技术的培训站、商品信息的发布站、精神文明的传播站和天气变化的预报站。 ( 来源:贵州希望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