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分站: 苏湾镇 栏杆集镇 柘皋镇 庙岗镇 夏阁镇 中垾镇 黄麓镇 烔炀镇 银屏镇 散兵镇 槐林镇 坝镇 中庙街道 卧牛山街道 凤凰山街道 天河街道 亚父街道
当前位置: 首页他山之石

黄麓镇:“3+1”模式 激起村级党组织队伍建设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13-03-11 08:35:00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552

今年以来,黄麓镇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突出自身特色,创新“3+1”工作模式,切实配强建强村级党组织队伍,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实现美好乡村愿景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按需施教抓指导,选拔下派一批。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镇党委考核三个步骤,从镇机关和部门下派9名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熟悉农村政策和农村工作、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年轻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帮助村级党组织建班子、带队伍、谋发展。切实帮助结对帮扶村实现“五个一”的工作目标,即着力建强一个好班子,培养村党组织带头人;着力制定一个好规划,探索新农村建设的路子;着力选准一个好项目,稳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建设一个好阵地,建立健全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着力完善一套好制度,不断提高村级组织规范化管理水平。

强化履职抓选派,提拔重用一批。黄麓镇党委不断推动大学生村官发挥选派作用,在推进基层党组织队伍格局创新中,鼓励支持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所在村(居)党组织、村(居)民委员会成员选举,并明确要求有大学生村官任职的村(居),要依程序重点推荐选举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村民委员会副主任。此外,按照重点岗位、重点管理的思路,对当选村“两委”副职以上干部的大学生村官实行备案管理,跟踪培养。

扩大视野抓储备,选配培育一批。为切实解决村(居)组织后继乏人问题,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黄麓镇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储备,拓宽选任源头,各村(居)选配2-3名后备干部,建立科学规范有效的“选、培、用”机制,实现“选拨、培养、使用”有效结合。一是规范程序,严把关口,让公认度高的后备干部脱颖而出。各村(居)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大会,按照与选配人数1:2的比例进行推荐,在党务公开栏公示一周,无异议后由镇党委审查研究后确定后备干部最终人选。二是建章立制,注重后续管理,让后备干部在“见习”中成长。建立完善后备干部选拔、管理、使用长效机制,由镇党委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和村级党总支书记三级管理,负责对村级后备干部的日常管理、教育培训、工作考核,并按照“管理在镇、工作在村”的原则,针对性地为后备干部设置锻炼岗位,切实“压担子”、“搭梯子”。 

以问责促履职,促进村干部作风良性转变。为促进村(居)干部切实履行职责,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工作效能,黄麓镇党委研究制定了《黄麓镇村干部问责制暂行办法》,明确9方面应予以问责的事项,对享受固定补贴的村干部(包括“两委”干部、镇聘村用的计生专干以及在村工作的各类专职工作人员)因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而造成工作失误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打破村干部难监督、难约束、难处理的尴尬局面。由镇组织、纪检部门具体负责问责制的实施,结合中心工作,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对需要问责而没有问责的,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此外,充分发挥问责制的教育激励作用,把实行村干部问责制与关爱基层党员干部结合起来,坚持镇党政班子领导与村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黄麓镇伍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