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分站: 苏湾镇 栏杆集镇 柘皋镇 庙岗镇 夏阁镇 中垾镇 黄麓镇 烔炀镇 银屏镇 散兵镇 槐林镇 坝镇 中庙街道 卧牛山街道 凤凰山街道 天河街道 亚父街道
当前位置: 首页干部工作

巢湖市“四个着力”促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公平、公正、公开”

发布时间:2017-10-26 14:10:26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2576

巢湖市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工作力度,立足“四个着力”,努力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公开度、群众参与度,确保实现“公平、公正、公开”,选人用人满意度和公信度得到有效提升。近年来,组织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4次,选拔领导干部28人;组织缺位公推8次,选拔党政正职37人;集中开展竞争上岗6次,选拔科级内设科室负责人49名。

    合理确定职位,着力选对人。立足干部队伍实际,坚持把优秀年轻干部、专业性强的职位和本单位无合适人选的职位纳入竞争性选拔范围。科学设定竞争性选拔的资格条件和范围,综合考虑所选拔职位单位领导班子结构、工作性质等因素,合理确定年龄、学历、专业、职称、阅历等资格条件,不搞“一刀切”,使各领域、各年龄段的干部都尽可能地参与竞争性选拔工作。如在公开选拔中,对近三年年度考核优秀人员或参与中心工作一年以上的,给予年龄条件放宽政策;缺位公推中,将正科级职位的年龄控制在48周岁以内,给予年龄偏大、工作经验较丰富、实际工作能力较强的干部参与竞争的机会。在公开选拔专业性较强的职位时,在专业和工作经历等资格条件上进行设置,突出改善领导班子专业结构这一需要。

    规范操作程序,着力选强人。一是严格会审,力保条件不破。按照公布的报名条件和资格,对报名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对个别人报名、形不成有效竞争的职位,该职位将不纳入竞争性选拔职位范围。在2012年公开选拔资格审查过程中,筛选出不合格报考对象4人;1人由于计划生育工作“一票否决”取消了面试资格。二是创新测评方式,力求人岗相适。因岗设考,突出岗位特点、注重实际能力,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能力强的选得上,使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笔试环节,采取闭卷形式,聘请专家命题。面试(演讲)环节,在采取结构化面试的基础上,在演讲测评中推行“大评委”制,由干部群众代表、服务对象及监督机构代表共同担任评委,每个环节分别设置评分权重,既重民意,又突出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三是差额考察酝酿,力争优中选强。在完成《条例》规定的考察程序基础上,推行两圈考察、延伸考察等制度,多角度、全方位衡量比较考察对象的能力素质、个性差异,为科学用干部提供准确信息。四是差额票决,实现集体决策。集中酝酿形成一致意见后,按1:2比例,确定建议拟任人选,提交市委常委会票决。

    强化全程监督,着力选好人。一是严把公开、公示关。从制发方案,到资格审查、测试、考察、任用等各环节,都做到了公开透明,确保了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阳光运行。二是严把监督制约关。纪检监察机关全程参与竞争性选拔工作,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实施有效监督。积极邀请“两代表一委员”、服务对象代表参与,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严把任前联审关。将考察对象以书面形式提交市纪检监察、计生、综治、审计、信访等部门进行联合审查把关,建立了电话、信访、网络举报“三位一体”干部监督网络,加大举报受理和查核力度。四是严把责任追究关。严格组织纪律,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干部有弄虚作假等问题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参选人员有舞弊问题的,一律取消其参选资格。

    科学运用成果,着力备人选。综合运用公开推荐、公开选拔方式,在全市公开选拔了一批既有较好民意基础、又有较高理论素养的优秀后备干部,为领导班子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竞争性选拔中进入面试、考察环节但因职数限制未能任用的人员,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库,进行跟踪管理、重点培养,达到“一次选拔、多次使用”的效果,提高了竞争性选拔工作的成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