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分站: 苏湾镇 栏杆集镇 柘皋镇 庙岗镇 夏阁镇 中垾镇 黄麓镇 烔炀镇 银屏镇 散兵镇 槐林镇 坝镇 中庙街道 卧牛山街道 凤凰山街道 天河街道 亚父街道

“不拘一格”方能“人尽其才”————巢湖市政府办公室傅承成

发布时间:2019-07-29 16:00:35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3401

6月26日-30日,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举办的乡村振兴人才工作者专题培训班。在为期5天的集中培训和现场教学里,认真听取了来自浙江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等3名专家教授的讲课,系统学习了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转型升级与人才战略、创新型创业研发中心建设与运营等内容,现场参观了海创基地、宇视科技、智慧E谷展厅、杭州梦想小镇等一批人才集聚基地。
这次培训时机好、规格高、方法新、内容实,收获不少。概括起来有五句话:一是增强了党性修养,二是提升了理论素养,三是拓宽了人生视野,四是转变了落后观念,五是结识了良师益友。

几点体会:

人才不是人力资源,在没有走上合适岗位之前尚不能发挥其效用,在人才与岗位之间做好映射是组织人事部门的职责和智慧。

“好苗还需肥力催”,人才的成长需要好的外部环境。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破除一切有碍人才成长的观念和制度束缚,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努力营造三种积极环境。即营造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资源有效配置的人才市场环境;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文环境;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服务环境。

“玉不琢不成器”。培养人才需要给予磨练的机会。没有人与生俱来就是做哪一行的料。后天的学习培养至关重要,岗位锻炼更是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的成长必经途径。有魄力将可用之才放到急需的岗位,有能力将可用之才发挥其效用,有动力让可用之才推进事业发展,有实力让可用之才“唱主角”“挑大梁”才是对人才的培养,对事业的尊重。

“重赏之下出勇夫”。 激励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催化剂。确保人才个体效能的充分发挥,激励各类人才奋发工作,必须在健全与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薪酬制度、保障机制方面突破,重奖贡献突出者。要把事业需要和个人专长和成长紧密结合起来,因事择人,量才任职。公正全面辩证地看待人才的优势和不足,因才施用,扬长避短。敢于放手使用人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几点建议:

人才是执政兴国和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劳动者(人才)是生产力发展的最关键因素,唯才是举是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和开发智力资源的钻井。

首先,应弱化“论资排辈”的保守意识。解放思想,破除束缚人才成长的陈旧观念,优化社会、舆论和政策环境。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尊重人才就是尊重科学,促进发展、使人才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其次,应按需保质培养青年和本土人才。遵循个人成长的一般规律和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特殊规律;对特别优秀的人才设置超车道。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更多年轻人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磨练、重大斗争考验、实践证明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大批年轻干部能够不断涌现出来。鼓励在外创业乡贤返乡创业,打造“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信息回馈”的“归雁经济”,助力家乡经济社会发展。

最后,应最大限度地打破“条框”限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其特长和闪亮点,党员有,民主人士也有;干部有,群众也有;大学生有,工人农民也有;城市人有,农村人也有。选出人才,关键在于其才能与岗位或社会需求相一致,不在于身份或“门第”。打破条框才是不拘一格的实质,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不能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理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

不拒众流,方成江海。多用“柔性使用”理念,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不求所有用人才,不限方式用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