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分站: 苏湾镇 栏杆集镇 柘皋镇 庙岗镇 夏阁镇 中垾镇 黄麓镇 烔炀镇 银屏镇 散兵镇 槐林镇 坝镇 中庙街道 卧牛山街道 凤凰山街道 天河街道 亚父街道

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鲍文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网络培训班】

发布时间:2020-05-12 08:34:49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6366

2016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总体安排部署,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基础工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发扬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坚持以“稳固脱贫”为目标,认真履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工作职责,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完成了我局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本人在帮扶工作中,得到了一些体会,现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局里成立巢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党组书记、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党组成员担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各科室、二级机构负责人组成小组成员,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扶贫工作。为推动脱贫攻坚任务落实奠定了组织组织保证。

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明确要求一把手局长每月不少于1次到村、分管副局长和部门负责人经常到村统筹安排和指导选派帮扶工作,并结合“大调研”和“五级书记大走访”等各项活动的开展,组织班子成员采取定期集中走访与临时重点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选派村了解掌握村情民意,指导选派干部开展工作。

由于领导的重视,扶贫工作被摆到了日常工作的前头,帮扶工作有人管,帮扶干部的责任心增强了。

二、单位包村机制好

我局与天河街道黄窑、高峰两村是结对帮扶单位。每年年初,我局与村“两委”共同制定年度脱贫攻坚工作计划,精准安排帮扶资金,落实帮扶项目。同时,根据组织部统一安排,安排两名同志分别担任高峰村委会、黄窑村委会党建指导员、党组织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加强帮扶村脱贫攻坚工作。

三年来,我局从办公经费中挤出13万元,有效解决结对村居基础设施和村居环境升级改造资金不足的问题,不断改善村居环境和村民出行条件。

三、干部包户责任明

按照“干部包户”的工作要求,我局选派41名优秀干部职工担任帮扶责任人,帮扶两村贫困户67户133人。

帮扶责任人主动帮助村委落实帮扶项目,定期走访贫困户,了解脱贫情况,及时联络街道村委会研讨实施措施。在这三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的帮扶责任人积极主动通过电话、微信、上户等多种方式与贫困户联络沟通,关注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通过帮扶责任人的部门职责积极联系有关行业部门,争取配套落实基础设施和指导农业生产;联系社会公益组织对村居特殊困难群众、留守儿童等送去精神关怀和实物帮助;协调落实政策保障和引导协助村居发展,联系教育部门落实贫困家庭学生上学补贴、对有劳动力的进行就业引导、对发展农业和其他产业项目的协助办理相关手续等。

四、项目扶贫是抓手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及总体要求狠抓落实,根据我局行业特点,切实做好涉及扶贫产业和惠农的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验收和资金督促落实等各环节的保障工作。具体体现在:

1.精准建房审批。在我市农村居民分散建房审批上,优先考虑受灾户、贫困户,2016年以来解决46户受灾户、贫困户建房问题;建设农村安置点,为贫困户解决用地保障约30亩。

2.保障绿道畅通。对于扶贫项目,符合条件的给予保障用地指标开展土地报批;符合办理设施农用地手续,依法加快办理;利用原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的给予办理了用地预审、规划选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简化证件办理程序,对扶贫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尽早落地扶贫车间,惠及村居。

3.推进扶贫项目。对我市范围内废弃沟塘及其他草地等可开发复垦项目摸排统计,优先实施所在地为贫困村或贫困人口较多地区的项目,努力增加农村集体耕地数量和集体经济收入,将新增耕地发包给村民耕种,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经济收入。

2019年,我局已完成帮扶的苏湾镇土地整理项目投入资金1200万、栏杆集镇土地整理项目投入资金1800万。2020年帮扶的中垾镇太平村、广严村、庙集村土地整理项目计划投资资金1950万,目前项目正在实施中。

在项目扶贫上,我单位由主要负责人统筹、分管负责人主抓、具体工作人员全程跟踪服务,既严把政策、质量关又确保项目及时验收、资金及时到位,为项目所在地村居、村民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以人为本是基础

扶贫工作要切实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对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加强能力引领、路径引入、思想引导和典型引路,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改进帮扶方式,调动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和支持他们发展产业和自主创业增强“造血”功能。注重通过“报、网、微、端”全媒体传播,宣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合肥市脱贫攻坚政策以及我市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和思想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自主脱贫、勤劳致富,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帮助和引导贫困群众进一步改善家庭卫生条件、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振奋精神面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