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冰雪灾害天气应急预案发布
发布时间:2017-10-26 11:42:32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1510
独具“合肥特色”,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
近10年合肥年年有冰雪
据市气象台台长方茸介绍,最近10年以来,合肥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冰雪天气,按照这次发布的应急预案分级标准,近10年来,Ⅰ级(特别重大)冰雪灾害天气出现过1次,即2008年;Ⅱ级(重大)以上的冰雪灾害天气出现过2次,即2008年、2009年;Ⅲ级(较大)以上冰雪灾害天气出现过4次;Ⅳ级(一般)以上冰雪灾害天气出现过8次。
“从近年来的气象资料看,合肥冰雪灾害天气多,尤其是未来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加大,制定具有合肥特色的冰雪灾害天气应急预案,显得十分必要。”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主任汪涛坦言,2008年一场大雪,给合肥城市道路交通、群众生活、企业生产等,带来了重大影响。
同时,也暴露出在社会动员、预警响应、组织指挥,尤其是应急联动机制、市场供应、铲除雪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少问题。新制定的《合肥市冰雪灾害天气应急预案》出台实施后,将通过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联动,尽量减少冰雪灾害天气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应急预案具有合肥特色
据了解,为了编制这个预案,2013年10月,市政府应急办成立了预案编制小组,在全面总结我市往年应对冰雪灾害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我国北方有关城市好的方法与措施,于当年12月中旬形成了初稿。随后,在充分征求各县(市)区、开发区以及建设、公安、交通、城管、气象等应急委成员单位意见后,经过反复讨论,多次修改,最终形成定稿。
“与其他城市有关预案相比,此次合肥市出台的这个预案,更加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汪涛介绍说,我市新出台的预案在对冰雪灾害天气的合理分级、强化指挥、充分准备、分级响应等方面具有合肥特色,比如说,面对冰雪灾害天气,相对于北方城市而言,我市应急准备稍显不足,市民防范意识也比较淡薄,加之,江淮地区下的雪含水量高,容易碾压成水、低温成冰,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较大。同时,降雪含水量高、比重大,极易造成大棚式建筑、危旧房以及绿化树木倾倒。为此,我市在对冰雪灾害天气进行分级时,就在国家、省气象灾害和预警分级的基础上略微下调标准,合理确定了合肥市冰雪灾害及预警分级标准,将2008年出现的冰雪灾害天气作为Ⅰ级(特别重大)冰雪灾害天气划分标准。此外,在指挥体系建立、应急队伍建设以及分级响应实施等方面也都具有合肥特色。
组建铲雪除冰专业队伍
冰雪灾害天气来临,除雪是重点。此次制定出台的《合肥市冰雪灾害天气应急预案》明确提出,建设、城管、交通和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铲雪除冰专业应急队伍,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机场、铁路管理部门,要组建综合应急保障队伍,机关、团体和高校要适时组建志愿者应急队伍,建立健全全市冰雪灾害天气应急队伍体系。各类冰雪灾害天气应急队伍要加强培训演练,建立联动机制,提高应急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