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街道)分站: 苏湾镇 栏杆集镇 柘皋镇 庙岗镇 夏阁镇 中垾镇 黄麓镇 烔炀镇 银屏镇 散兵镇 槐林镇 坝镇 中庙街道 卧牛山街道 凤凰山街道 天河街道 亚父街道

发展特色产业 实现人才集聚——巢湖市经信局武微微

发布时间:2019-08-05 11:24:05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4199

很荣幸参加组织部为期5天的乡村振兴人才工作者培训会,本次培训会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既有知名教授对先进人才工作理念和创新发展思路的传授,也实地参观考察杭州海创基地、梦想小镇、德清县等具有代表性的人才创新创业高地和特色产业小镇,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启迪了思维,特别是实现人才集聚的特色产业小镇让人印象颇深。

一、我市产业集聚的人才现状

截止到2018年年底,我市有规上工业企业138家,除去居巢经开区和城区街道内的企业,乡镇规上企业共98家,被列为专精特性、战新、高新技术企业总共只有25家,绝大多数为渔网、锚链、建材、食品加工业等传统产业。形成集聚效应的只有槐林渔网、中垾锚链,但这些企业转型升级成效不明显,产品技术含量低,人才短缺,企业发展不突出,没有真正发挥产业和人才集聚效应。

二、我市人才发展路径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一想到特色小镇,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发展旅游的文旅小镇。其实产业的发展对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更具带动作用,特别是依托传统产业、资源优势发展的特色产业小镇,更是未来特色小镇发展、人才振兴的大方向,也是我市发展的思路之一。

(一)实现产业人才集聚战略

1、传统产业集聚转型升级

学习中浙大教授提到:地方的发展切忌好高骛远,人才的质量、规模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并举了温州永嘉泵阀特色小镇例子,让我感触颇深。永嘉的瓯北被称为“中国泵阀之乡”,从上世纪60年代创立至今,曾经也面临产品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偏小、品牌不响、技术创新力不强等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个特色小镇如何从最初的低、散、小企业,走上依靠科技进步的快车道?靠的是通过与院校合作实现人才集聚,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温州人民政府、永嘉县人民政府于2006927日与兰州理工大学三方正式挂牌成立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工程研究院。该研究院立足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从事泵阀行业的技术开发和系统研究,并围绕行业和企业发展,依托学校的教育资源,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教育培训,不断为企业培养和输送人才,更快的将学校的科研成果在温州转化并产业化。

由永嘉的“中国泵阀之乡”想到我市的“槐林渔网之乡”。槐林渔网产业是我市的传统支柱产业之一,25家规模以上渔网企业,今年一季度渔网产业产值达11.83亿元,形成了产业聚集。但是目前产品结构单一,产业链不完整。槐林渔网企业主要还是单丝加工销售,不管是上游原材料(锦纶6切片)还是下游产品都是产业链发展的空白。创新动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投入较少,行业准入门槛低,生产技术含量不高。

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永嘉模式,立足自身优势,促进槐林渔网转型升级。政府相关部门可以以渔网产业相关研究为课题招标大学研究团队,搭建院校渔网研究平台,通过校企点对点合作,促进企业技术转型,为企业培养输送技术性人才,实现产品创新,企业强大,产业集聚,再由产业做强助推人才引进的良性循环。

2、特色产业集聚创新发展

国外小城镇已成为当地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聚集地。如美国金融行业有格林尼治对冲基金小镇和门罗帕克风险投资基金小镇,而硅谷更是库比蒂诺、山景、帕罗奥图、森尼韦尔等高科技产业小城镇的集合。产业,才是小镇成功的最强基因。在巢湖北边夏阁园区就有一个依托青苔山白云石矿产资源经过十年发展而来已初具雏形的镁基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镁业小镇”。

2008年,原地级巢湖市与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协议,在巢湖市注册成立巢湖云海镁业有限公司,开采青苔山白云石矿产资源,进行原镁冶炼开始,到如今北汽集团、南京云海、上海宝汽新能源等系列项目的相续入驻,一条“白云石矿产资源开采—原镁冶炼—镁基轻质合金铸造—镁基轻质合金汽车零配件加工—新能源汽车组装”的镁基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已在园区初现。园区逐步实现从单一型的传统采矿业向复合型的镁基新材料战略性产业集聚基地“镁业小镇”华丽蝶变。

产业的集聚带来人才的发展。今年4月,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潘复生院士率领研究团队与云海金属、巢湖市政府就研究组建镁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等事宜进行商讨,通过产学研链接,将进一步激发人才合产业的集聚效应,助推区域经济爆发式增长。

(二)做好产业人才服务

目前我市的人才服务,就经信局负责的产业紧缺人才而言,更多是承接合肥市政策,与企业和人才是点对点对接,对企业人才引进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缺少系统规划引领,不能发挥人才集聚,实现人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首先要“摸家底”,建立本地籍人才信息库。在现有企业人才库基础上,不断补充和完善。市人才办牵头,建立人才录入系统,各单位、各企业将本单位、本企业人才按系统要求录入,实现人才县管模式。并根据企业,特别是产业集聚需要,深入企业、公司、单位进行深度调研,市政府研究有针对性人才政策,精准帮助企业引入关键性人才。

其次是特色的政策驱动。招商引资即是招商引智,招商其实是对企业家人才的竞争,是对企业团队和企业核心团队的招商,也是快速实现人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路径。例如:四川《绵阳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实施办法》对30万以上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给予等额补贴。武汉开发区(汉南区)《促进产业集聚办法》第3条就对先进制造业高管的奖励措施进行了规定:对符合规定的企业,每家给予15个名额,拿出企业对本地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30%给予奖励,每人每年最高可以拿到300万。我市也可出台一些根据高级人才个人的政策,简化兑现流程,如重点企业高管的奖励资金直接划入个人账户,更好吸引优质项目,吸引人才,也让在我市创新创业人才有更多获得感。

最后是“强培训”。一方面是鼓励企业自身职业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是政府提供更高端的技能培训。去年我局对接合肥经信局组织两批人员赴瑞典、英国学习先进制造业,另外联合巢湖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举办了4次大规模培训,主题基本都是围绕政策宣贯,这些对于企业的需求远远不够。政府可以采取提供政策补贴,联系第三方服务机构搭建平台,对接高等院校等方式提升企业内生动力,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筑牢创新根基。

巢湖市虽然划归合肥,但区位优势并不明显,如何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人才集聚是关键。巢湖对人才要有着“不求所有,但求有用”的理念,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企业和人才的发展,助推我市尽快实现振兴目标。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