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构建非公企业党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发布时间:2012-12-27 08:57:00 来源:本站 阅读次数:648
巢湖市高度重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立足非公企业实际,采取抓党组织组建、抓规范管理建设、抓活动载体等措施,强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构建非公企业党建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创新组建方式,构建党组织网络覆盖机制。一是加强指导,分层推进。建立市几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联系23户非公企业制度,明确乡镇、街道和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班子成员包片组建。村(社区)“两委”干部、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按照“1+5”、“1+10”包保小微企业组建工作,实现全市1595户独立法人企业党建工作全覆盖。二是强化问责,有序调度。建立“周调度、周通报、周约谈”机制,逐周明确任务和时限,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对影响全市整体工作质量的,给予“一票否决”。三是灵活方式,有效组建。按照区域统建、行业联建、党建指导员派建等方式,推动“两个”全覆盖。黄麓镇、坝镇等8个党(工)委结合实际,建立了劳务、建材、服装、制造等具有行业特色的联合党支部;对分布较散、不便统管、无党员的小微企业,指派600多名党建指导员,以党的工作覆盖推动党的组织覆盖。全市联建党组织125个,其中3个市场党组织,35个行业协会党组织。
创新工作机制,构建党建工作规范管理机制。一是队伍建设下真功。重点抓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专职副书记、党建指导员等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通过非公企业内选、上级委派、党建指导员兼任等途径,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党员人数较多的非公企业配备专职副书记,员工20人以下的小微企业派驻党建指导员。制发选派帮扶干部“六大员”工作职责,建立考核机制,通过“以会代训”的方式,对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党建指导员进行党务知识培训。全市配备非公企业党建专职副书记84名,举办非公企业党建业务培训23场,593名党组织书记和党建指导员参加了培训。二是规范管理见成效。按照“组建一个,规范一个”的要求,广泛开展“五抓五送”活动,建立了党政领导干部联系点、结对共建、经费保障等制度。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规范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制发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手册》、《“两新”组织组建操作指南》,规范党建台账资料。全市共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系点356个,与市直单位结成帮扶对子20个,向非公企业党组织赠送标牌256个、党徽860个、《党建文汇》等党报党刊1370多本。三是培树典型重引导。按照“有专人负责、有工作制度、有工作台帐、有活动场所”四有标准,选培市级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30个,合肥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2个。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中设置了党员责任区、示范岗,让党员“亮身份”,发挥先锋模范带动作用。每年拿出5%党内表彰的名额评选非公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全市共命名表彰“五个好”非公企业党组织15个,表彰非公企业优秀共产党员51人。
创新活动载体,构建企业内生动力机制。一是围绕核心抓服务。以凝聚民心、服务群众为目标,深入开展“建一流队伍、塑一流品牌、创一流业绩”活动,切实增强党员内生动力。安徽光明槐祥集团公司实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组织20名党员成立5支科技服务队,深入农户家中进行技术指导和定单收购,带动近10万农户增收致富。该公司已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全国大米行业50强企业。二是结对帮扶促和谐。按照“双向互动、共建共管”的原则,建立“互助共建”工作机制。全市86个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与所在地的村(社区)结成帮扶对子,形成了主题活动互动、信息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建的良好氛围。南峰集团地产党支部和包装党支部分别与烔炀中李村、银屏邵山村结成共建对子,每年定期组织党员到村里开展结对共建,共为两个联系点捐助400多件套衣服和书包、600多本图书等学习用具。三是引领发展创双赢。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党建工作双赢。紫微工贸集团公司党支部围绕生产经营,创新活动载体,在生产一线设置了“党员先锋岗”,开展了“比贡献、争创业务标兵,比技术、争创工作能手,比降耗、争创节能先锋,比质量、争创先进模范,比安全、争创平安班组”为内容的“五比五争创”活动,促进了党员发挥模范先锋作用。